1998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后入职华为,2012年在厦门创立瑞为,深耕人工智能领域十年,目前已发展成为国内领先的图像感知产品和解决方案提供商,是中国人脸识别四大A级企业之一。

大厦栋梁,聚鹭同行,合作共赢。近日,校友企业家詹东晖就厦门创新创业环境、人工智能产业、校友招商等话题,接受了厦门市招商办主办的“投资厦门”的采访。

谈在厦创业:

厦门贴心服务企业 营商环境越来越优

金陵求学四年又于鹏城发展十数载,为什么会选择来厦门创业?“瑞为是厦门市“双百计划”首批重点引进企业。”詹东晖直言道:厦门“双百计划”所提供的包括资金、场地、人才落户等一系列政策支持是当年选择来厦创业的一个主要原因。在瑞为发展的早期,也切实得益于这些政策的支持,才能较为从容地走过早期的技术与研发投入阶段。另一个原因则源于故乡情结,“我是闽南人,能够在故乡创立一份事业,是萦绕心头的一种情结与梦想。”

作为厦门市自主培育的人工智能企业,瑞为见证了人工智能发展的十年,即将完成数亿元的D1轮融资。蒸蒸日上的事业离不开厦门市的优质营商环境,詹东晖表示,公司成立十年来总部始终驻扎在厦门市,市委市政府以及各部门都很关心瑞为的成长,多次走访瑞为,了解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我们明显感觉到,办事要交的材料少了,审批速度快了,政府主动上门送政策,针对瑞为在外地设立的研发中心,厦门市提供了域外研发中心政策,在知识产权、项目申报等方面也给与支持。”詹东晖说,“作为经济特区,厦门市政府勇于开拓创新、不断发力,把‘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作为更高水平建设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城市的重要内容,最近发布的《厦门经济特区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我们也有关注并参与征求意见。”

谈产业发展:

厦门发展“产业+AI”有前景 愿牵头成立人工智能研究院

瑞为是一家低调的人工智能企业,但它的技术你并不陌生。作为北京大兴机场、首都机场的AI技术提供商,瑞为的智慧机场解决方案目前已经覆盖了全国1/3以上的民用机场,并且还在不断扩展当中。在“AI+公共安全”与“AI+商业数智化”这两大主要业务战略的支撑下,瑞为2021年的营收实现了超过60%的增长率,持续保持高增长。瑞为乘风破浪的第十年,也是人工智能热潮的第十年。詹东晖认为,无论地理位置、城市建设还是人文、气候环境,厦门都具有非常好的基础来发展人工智能产业,厦门也必须选择并重点发展几个以创新为核心,低能耗、高附加值、智力密集的新兴产业,而人工智能产业是厦门产业布局中不可或缺的首选。

“人工智能本身不是一个孤立的产业,而是融入千行百业之中,通过技术叠加与AI赋能,驱动产业变革,为社会带来显著效能提升与创新增值。”詹东晖认为,厦门本土有很多优秀企业,甚至是一些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这是发展“产业+AI”非常好的沃土。只要有充分的AI技术与人才支撑,深耕这些细分领域,3~5年时间就能够培育出一个个“产业+AI”领军企业,形成“产业+AI”区域优势,奠定厦门在人工智能产业的领先地位。

詹东晖表示,瑞为作为本土领先的人工智能企业,可在政府指导下,结合厦大、福大、清华、南大、中科大等省内外知名高校资源,牵头成立人工智能研究院,将AI人才与AI技术研究汇聚到厦门,同时针对厦门本土优势产业,重点进行相应的创新AI技术研发与应用场景研究,服务本土企业,支持本土企业实现“产业+AI”变革。政府要充分发挥其职能,从政策层面指引、推动更多AI应用场景的开放,并且优先重点支持本土企业进行场景落地的先行先试与规模商用,助力企业更加快速发展壮大,在行业中脱颖而出。

谈校友招商:

自带“信任情感”成功率高 应注重产校融合

厦门正进一步拓展校友招商,做强校友经济。对此,詹东晖颇为看好。

“校友招商自带信任情感,能够很好的带来规模效应,提升招商成功率。”詹东晖建议,招商过程中应结合厦门的产业规划,分行业进行精准招商,便于打造城市的差异优势,形成产业集聚。同时,要对人力资源的配置进行引导,包括不断从外地引入人才,以及特别是融合高校资源,包括外省市高校资源的引入,培育孵化技术,实现产校融合,帮助厦门构建自有技术能力。


文章转载自:投资厦门,原标题:大厦栋梁 | 校友企业家詹东晖:厦门发展“产业+AI”前景广阔,校友招商应注重产校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