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规划(2021年10月)

前 言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领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全球主要经济体的竞争焦点。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要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加快推进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更多新的增长点、增长极。“十三五”期间,厦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迅速,已成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也是建设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城市的有力支撑。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厦门市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更高水平建设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城市的关键五年。持续培育最前沿、最具创新性和颠覆意义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不仅是我国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核心抓手,更是厦门抢抓发展新风口、重塑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厦门市将牢固树立抓经济促全局的理念,把握好“七以七为”工作重点,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体,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培育壮大新增长点、增长极。本专项规划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和《厦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编制,规划实施年限为2021年至2025年。

第一章 发展基础

“十三五”期间,厦门市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福建、厦门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生物与新医药、节能环保、海洋高新、文化创意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产业转型升级取得了明显成效。2019年生物医药、新型功能材料产业集群入选国家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资源要素加快集聚,特色优势进一步凸显,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产业规模稳步增长。战略性新兴产业呈快速发展、协同并进态势,生物与新医药、集成电路等保持年均增速超过15%,数字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57%左右,形成了光电、软件、生物与新医药、电力电器、钨材料、视听通讯等6个国家级特色产业基地。在细分领域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涵盖平板显示、计算机与通讯设备、软件和信息服务、半导体和集成电路等四条千亿级产业链群,2020年全市电子信息产业完成产值4688亿元,集聚戴尔、宸鸿科技、天马微电子、友达光电等知名企业,现已成为全市第一大支柱产业;新材料产业依托厦门钨业、厦顺铝箔等龙头企业不断纵向深耕,在先进有色金属材料、特种合金、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等细分领域具有国际竞争力,2020年完成产值879亿元;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积极开展“产学研医”协同创新,医疗器械及诊断试剂领域特色突出,化药制剂改良、基因工程药物、新型疫苗、高端保健等领域拥有较强原始创新能力,2020年完成产值776亿元;文化创意产业探索“活动-平台-企业”联动发展模式,形成动漫游戏、创意设计、数字内容与新媒体等领域联袂发展格局,先后获评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国家文化出口基地等称号,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1450亿元;海洋高新产业突出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推动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海洋高端装备产业链逐步延伸,海洋高技术服务示范应用不断扩大,2020年完成产值1380亿元。

高水平产业创新平台加快建设。“十三五”期间,厦门市聚焦科技创新“短板”,大力推进“科技招商”,实施科技创新载体建设工程,布局建成了一批高水平创新平台。截至2020年底,全市累计建成国家重点实验室5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32家以及省市级新型研发机构40家。其中,中国福建能源材料科学与技术创新实验室以建成能源材料国家实验室为目标,被认定为福建首批四家省创新实验室之一;中国科学院海西研究院厦门市稀土材料研究所由中科院海西研究院、厦门市政府和厦门钨业“院地企”三方共建,将打造国家级稀土材料研发基地、稀土材料应用技术研发与产业化示范基地;厦门大学国家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成功获批,有望成为海峡两岸集成电路产业重要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交流合作平台。

科技型企业群体不断发展壮大。厦门市积极完善“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市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梯次培育体系,截至2020年底共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282家、省级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732家,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凸显。2019年7月,厦门市举办“三高”(高技术、高成长、高附加值)企业发展大会,发布“三高企业倍增21条”等系列措施,全面启动“三高”企业培育工作。市工信局、科技局等多部门联合设立“三高”企业培育库,开通“政企直通车”绿色通道,为企业发展提供“精准滴灌”和个性化服务,强力支持一批企业内涵式、集约化发展。截至2020年底,全市已集聚“三高”企业共2512家,“三高”企业正逐步成长为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及驱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加速形成。对标国际国内先进城市,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聚力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深化两岸交流合作综合配套改革,出台系列优化营商环境措施,不断精简前置审批事项,推行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告知承诺制,丰富拓展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厦门地方版特色应用,压缩通关时间和口岸降费成效明显,有力支撑了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大力推进数字政府建设,97%的事项实现“一网通办”,网上申报、缴税率超过99%,在2020年中国数字政府服务能力评估中高居榜单前列。在全国率先出台地方信用立法《厦门经济特区社会信用条例》,完善了中小微企业信用体系的制度保障,为初创型新兴产业企业加速成长创造了有利条件。2020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中国营商环境报告2020》,厦门市成功入选全国15个标杆城市之一,纳税等领域先进经验获得全国推广。

第二章 面临形势

“十四五”时期,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环境不确定性、不稳定性陡增,我国已进入“危机并存、危中有机、危可转机”的新发展阶段,厦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既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也将迎来产业能级提升的重要机遇。

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贸易战、科技脱钩加速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重大变革。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全球不确定性增强,逆全球化趋势抬头,中美贸易摩擦持续加剧并向科技领域蔓延,欧美加大力度引导高端制造“回流”,推进产业链、供应链本地化、区域化再布局,全球制造业加速向更低成本的中低收入国家转移,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体系面临巨大变革。以芯片产业为代表,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缺芯少魂”局面依然严峻,产业链不完整、话语权不强、高端核心技术缺失等问题愈发凸显,亟需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速国产化替代,构建自主安全可控的产业链和供应链。厦门市身处贸易摩擦角力的前沿,要保持战略定力转危为机,加强核心关键技术攻关,开展新型显示、半导体与集成电路等主导产业补链强链,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在全球竞争中突围制胜。

新冠肺炎疫情起伏反复,数字经济新业态成为引领全球经济复苏的重要增长点。新冠疫情的起伏反复,对全球消费、贸易、生产制造、资本市场等带来巨大影响,引发全球经济衰退,加速生产生活方式变革。疫情之下,无人工厂、在线教育、在线办公、远程医疗、自动化物流网络等数字经济新业态保持快速发展态势,拥有快速响应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和资源组织能力的高科技高成长企业,通过“无接触”场景,在抗疫和复工复产中发挥重要作用,未来将持续涌现一批影响全球的科技企业,成为带动经济快速复苏的重要增长点。厦门市要把握时代机遇,统筹促进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融合发展,从数字经济、智能经济、平台经济中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孵化更多高成长企业,积极融入全球数字新经济的发展浪潮。

产业发展呈现新的规律与趋势,跨界、“赛道”、场景、共治成为新的组织方式。人工智能及数据网络技术、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通信及交通技术、能源技术、生命技术等颠覆性技术广泛渗透,带动以绿色、智能、泛在为特征的群体性重大技术变革,产业之间持续跨界融通,不断催生新产业、新业态。“赛道”是投资机构对新兴产业的重点投向,是诞生独角兽企业的主要领域,拥有爆发式增长潜力和海量市场前景。场景引领产业培育模式变革,各地吸引新兴企业落地的手段逐渐由“给政策给土地”向“给场景给机会”转变。共治是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多方参与的新模式,是培育产业生态、完善产业价值链的治理新方案。厦门市要紧跟前沿技术趋势,主动谋划新技术、新业态应用场景,积极探索产业治理新模式,前瞻布局若干未来赛道,为中长期经济高质量发展积蓄能量。

我国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重要引擎。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新经济、新动能成为时代最大主题。受中美贸易摩擦白热化、新冠疫情起伏反复影响,我国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出路。2020年9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四部委联合印发《关于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培育壮大新增长点增长极的指导意见》,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及省委十届十二次全会强调要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海洋经济、绿色经济,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厦门市应统筹国家战略导向、福建省总体部署和地方发展实际,聚焦重点方向、关键环节和未来趋势,加快培育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高能级产业,以新动能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新的发展形势和挑战下,厦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仍存在四个方面问题和瓶颈:一是主导产业本地配套协作水平较低,新型显示、集成电路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尚未建立稳定供应关系;二是缺少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标签产业,生物医药与健康、数字创意等产业在全国范围的显示度和引领性不足;三是自主创新活跃度不高,新型研发机构数量和质量明显不足,企业创新活力和能力有待提升;四是产业生态体系仍需完善,专业化、市场化的产业促进服务机构较少,政策工具和治理手段相对传统。

“十四五”时期,厦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将进入高质量、高水平、高能级发展新阶段,要深刻把握全球科技与产业变革下的新机遇,积极应对新冠疫情、中美贸易摩擦等因素的强冲击,从根本上改变对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存在的路径依赖,前瞻性把握新形势、新规律,在理念上有突破,打法上有创新;及时变换思路、革新理念、凝聚共识,发挥好厦门市自然生态、人居生态、创新创业生态领先全国的城市竞争力优势,坚持锚定目标,勇于猛追猛冲,努力开创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

第三章 总体要求

第一节 发展思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福建、厦门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特别是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和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把握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趋势规律,围绕厦门市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和城市特征,牢固树立抓经济促全局的理念,以发展“5+X”重点领域为主攻方向,以科技赋能为重要手段,以融合融通为主要抓手,积极迎接数字时代,大力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加速数字经济和新兴产业深度融合,全力提升产业链和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打造更具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为厦门市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和更高水平建设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城市提供关键支撑。

第二节 发展路径

铸链强基。突破优势产业链关键环节,提升价值链,积极布局特色产业领域,创新供应链管理模式,提高产业链供应链整体效能,逐步提高厦门在全球产业分工体系的地位与竞争力,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能级跃升。

创新塑核。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重点扶持一批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三高”企业,探索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新型研发模式,推动实现重要领域技术突破,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

生态赋能。进一步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生态基底,结合全市重大项目建设,统筹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引导企业布局新场景,集聚人才、数据、资本等资源要素,为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新模式发展营造一流的生态环境。

融通共治。持续推进深层次改革、高水平开放,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探索新型产业治理模式,加强两岸产业对接,深化对外开放合作,加快形成内外循环互促发展格局,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注入强大活力和动力。

第三节 发展目标

到2025年,厦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整体水平全面升级,优势产业在全国乃至全球具有较强影响力和竞争力,数字经济发展形成新优势,自主创新水平跨上新台阶,“三高”企业群体进一步壮大,形成新经济生产要素广泛集聚、创新创业创造活力竞相迸发的产业生态,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全市“十四五”时期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核心引擎。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产业体系建设取得新突破。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超2500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5%,规模以上高技术工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45%,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与健康、新材料与新能源、海洋高新、数字创意等5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能级显著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稳步提高。

——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产业创新水平取得新跃升。争创国家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省创新实验室等高能级创新平台,集聚一批高水平科研院所和新型研发机构,突破一批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前沿引领技术和颠覆性技术,全市国家级创新平台超过80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取得突破,新增1家国家重点实验室,省级新型研发机构达到60家,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3.5%,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超过20件。

——企业实力全面升级,产业集群建设取得新成效。产业集群建设工程深入拓展,产业集群梯次发展体系持续完善,生态吸引力和要素集聚能力进一步提高,集聚一批“链主”和“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形成一批千亿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500家。

表1、厦门市“十四五”时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目标体系

第四章 发展重点

统筹主导产业核心竞争力提升与未来产业新赛道培育,大力布局关键产业链及其核心环节,全力发展“5+X”重点领域,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一大核心支柱产业,做强生物医药与健康、新材料与新能源两大新兴主导产业,发展数字创意、海洋高新两个特色地标产业,超前布局柔性电子、第三代半导体、航空航天、智能制造装备、精准医疗、绿色低碳技术等X个未来赛道。

第一节 新一代信息技术

把握全球产业链供应链调整机遇,以提升产业自主可控和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积极打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断点堵点难点,推动新型显示、下一代信息网络设备产业链延伸和产品升级,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垂直整合,激发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信息技术对实体经济的赋能作用。力争到2025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总规模达到7000亿元,助力打造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电子信息万亿产业集群。

新型显示。推动天马微电子第六代柔性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AMOLED)产线建成投产,逐步引导现有液晶显示屏(LCD)面板产业链向有机发光二极体(OLED)产业链升级。鼓励LCD企业与终端应用厂商合作,创新开发智能座舱、可穿戴设备、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新业务、新产品。支持LED领军企业发挥技术领先优势,加快突破面向Mini-LED、Micro-LED领域的新型化合物半导体技术工艺,抢先布局未来显示市场。聚焦本地相关产业配套需求,大力招引玻璃基板装备、高世代氧化铟锡(ITO)靶材、光电显示膜材料等领域的领军企业落地,逐步实现新型显示产业的补链、强链、扩链,不断优化新型显示产业生态。

下一代信息网络设备。支持戴尔做大做强高端存储业务,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发挥浪潮南方总部制造基地、神州鲲泰厦门生产基地等大项目带动作用,引进国产计算机服务器配套零部件企业,加快发展信创产业,打造“服务器之都”。大力发展智慧停车、智能安防、智能影音设备、智能车载终端等新型智能终端,推动各类智能终端产品融合发展。利用柔性屏幕、传感器、芯片等产业基础优势,引进智能可穿戴设备相关品牌及代工(OEM)厂商形成产业闭环。以5G关键零部件及设备为重点,依托三安光电砷化镓研发生产基地、全磊光电光芯片等项目,发展天线、滤波器、高频印制电路板(PCB)、小基站、光芯片等关键核心、高附加值部件。

集成电路。聚焦联芯、士兰、三安光电等芯片制造龙头企业的优势技术工艺,大力发展模拟及数模混合电路、微机电系统(MEMS)、高压电路、射频微波电路等专用工艺生产线,形成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集成电路制造基地。充分利用国内市场优势,重点发展安全芯片、人工智能芯片、云计算芯片、功能工业控制芯片、汽车芯片等领域,壮大提升设计业。积极推动系统级封装、芯片级封装、圆片级封装等先进封装研发和产业化,增强先进封测的规模化能力。加强产业链垂直整合融合,通过专业分工、订单生产、原材料供应等形式,带动国内设备、原材料企业进入本地集成电路产业供应链。

物联网。支持物联网智能终端、物联网网关、近距离无线通信、射频识别等相关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加快培育物联网核心产品及高端服务产业集群。积极发展车载激光雷达、智能传感器、多功能传感器、化学及生物量传感器等传感器及节点设备。推动物联网技术在智能交通、智能环保、智慧旅游、智慧社区、智慧海洋等领域的应用,大力发展物联网数据采集挖掘、移动金融支付等物联网信息服务。加强物联网产业网络通信、产品检测、质量认证、人才培训、项目推广等配套服务,促进企业重点加强关键技术研发攻关和商业模式创新。

人工智能。支持人工智能领军企业加强技术创新,开展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图像识别、机器视觉等领域的深入开发及应用,面向各类应用场景推出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和解决方案。加强基于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关键共性技术攻关,推进人工智能核心技术与能源、化工、汽车等传统工业的深度融合,不断加快人工智能商业化速度。

大数据。建设一批大数据共享与安全管理平台,推动政府公共信息、行业信息和企业信息的安全合理有序公开,做大做强数据收集、挖掘、分析、应用等大数据核心产业链。加快大数据在金融、教育、医疗、安防、能源、交通、政务等领域的应用,培育数据即服务(DaaS)的新模式和新业态。

云计算。加快发展云计算软件、基础设施核心设备、终端产品,支持企业参与云计算应用示范工程和标准体系建设。大力发展云工程和云服务,建设一批云计算服务平台,布局大规模分布式数据共享与管理、虚拟资源管理及弹性计算、网络化软件运营等领域,推进面向企业和公众的移动云服务。

区块链。积极推动“区块链+”,拓展区块链应用场景,支持区块链技术产品在金融监管、社会治理、供应链管理、工业检测存证等领域示范应用。鼓励开展加密算法、共识机制、智能合约、侧链与跨链、区块链数据、网络架构和运行协议等核心技术的研发,支持区块链安全软硬件技术产品的研发、生产和推广应用。

专栏1、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策略

策略1:加强本地产业供应体系建设

以产业链延伸和产品升级为重点,依托三安光电、天马微电子、浪潮南方总部、神州鲲泰等大企业、大项目,开展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鼓励企业通过技术并购、联合研发等形式突破产业链关键核心环节,逐步提高核心零部件、关键原材料的本地化配套水平,打通本地产业链供应链断点、堵点。

策略2:谋划建设一批新型研发平台

聚焦新型显示、集成电路等重点产业方向,积极打造海峡两岸集成电路产业合作试验区,大力支持厦门未来显示技术研究院、半导体工业技术研究院等新型研发平台建设,进一步集成高水平创新资源,提升成果转化开发和创新综合服务能力,强化相关产业发展的创新基础支撑。

策略3:加快推进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系统梳理并挖掘全市5G网络、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需求,以及交通、能源、生态、工业等传统基础设施改造需求,面向企业组织“揭榜挂帅”,不断加大新型数字基础设施投资力度,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和动力,带动本地相关产业发展。

策略4:积极布局数字经济场景应用示范中心

面向城市数字化、工业智能化等应用领域,依托新机场、新体育会展中心、港口码头、大型商圈、街道社区、工业园区等载体空间,谋划布局一批数字经济场景应用示范中心,精心打造对外展示本地企业能力的城市级“展厅”,为数字经济新业态提供开放、便捷、高效的应用场景。

策略5:深化产教融合,加强专业人才供给

推广厦门大学国家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建设经验,鼓励本地高校院所围绕自身优势学科和产业发展需求,与大型企业合作建设一批市级产教融合示范基地,加强专业与师资队伍建设,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大力培养产业急需的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

第二节 生物医药与健康

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发展关键瓶颈和短板,大力集聚产业基础创新资源,加快完善产业公共服务体系,为新药、高性能医疗器械、智慧医疗健康服务、功能性食品、数字健康器材设备等领域转型发展提供强力支撑。力争到2025年,建成创新引领、特色突出、生态完备的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集群,产业总规模达到1500亿元。

新药。把握后疫情时代的行业趋势变化,大力发展肺炎疫苗、流感疫苗等新型重大流行病疫苗及佐剂。推动宫颈癌疫苗、戊肝疫苗等国产疫苗进入国际市场。积极推动天然提取或重组蛋白、重组血液制品,突破药物递送载体、新药生产用生物反应器等先进技术研发与产业化。针对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重大传染病等领域,大力发展新型化学药、新型抗生素、核素药物。发展缓控释、靶向给药、吸入给药等新型给药技术应用。依托闽南的动植物资源优势,加强天然药用生物资源的发掘、药性成分鉴定等研究,推动地方特色中药饮片、名优大品种、古代经典名方的二次开发和应用。

高性能医疗器械。重点推动肿瘤、传染病、代谢性疾病、血液检查等相关领域诊断试剂盒一体化发展,大力发展全自动医学检验仪器、小型即时检测设备、肿瘤精准诊断试剂等。大力发展创伤类、脊柱类、关节类、义齿、人工器官等高价值植入产品,加快推动助听器、听力设备等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培育发展介入穿刺针、冠心病可降解血管支架、血管及造影导管等介入类产品。聚焦国家高端医疗装备发展瓶颈,突破发展高端数字医学影像仪、肿瘤治疗仪、超声波治疗仪、心电监护仪、高通量测序设备等高端医疗装备和关键技术,积极培育医疗手术机器人、微创手术导航系统与设备、电子内镜诊疗一体化智能系统等智能化医疗设备。面向疫情预测预警、诊断救治、远程医疗等应用场景,重点培育疫情应急防护装备与制品、传染病精准诊疗设备、抗病毒药物与检测试剂。

智慧医疗健康服务。加快推动医疗大数据分级、分类脱敏开放,发展传染性疾病风险防控、个人状态及疾病预测、大数据辅助诊断、智慧健康管理等医疗健康大数据分析和云端计算技术产品。鼓励本地大型医疗机构与第三方互联网诊疗平台合作,进一步加强医疗信息、药品信息、病患信息的集成共享,开展远程病理诊断、远程专家会诊等服务。鼓励建设体验中心、医学检测实验室等现代健康管理服务机构,培育发展疾病预防、慢病管理、产前筛查、遗传咨询等个性化健康管理服务。支持中医疗养机构发展,推出高质量的中医养生、中药治病服务,创新开发中医健康状态辨识评估及干预技术与产品。

功能性食品。面向大健康行业趋势,重点规范和发展具备辅助治疗、调节肠道菌群、增强免疫力、改善睡眠、缓解疲劳等功能的保健食品,探索开发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鼓励食品加工企业开发用于改善品质、防腐储藏、满足特殊工艺需要等功能的新型天然食品添加剂和营养强化剂。支持传统食品企业应用现代发酵工程和新型提取工艺,开发氨基酸、维生素、脂肪酸、多糖等多种高附加值发酵产品和天然提取物。鼓励企业应用食品有效成分、功能活性因子、食品添加剂和食品安全监测技术装备,开发致病微生物、环境污染物、食物中毒的危害物的快速检测试剂。

数字健康器材设备。针对各类人群的健康需求,鼓励发展电疗仪、理疗床(椅)、气血循环(改善)器械、多功能轮椅、智能拐杖、康复训练机器人等理疗康复设备与设施,培育发展皮肤分析仪、身体指标检测仪、电子磁疗仪等健康护理设备。面向养老、家庭健康等新市场,重点发展家用紧急呼叫设备、老人分布式护理设备、睡眠呼吸机、智能健康监测床(椅)、健康照护机器人等家用健康管理设备。鼓励健身器材企业创新应用实景体验、健康大数据管理等新技术,发展高端化、智能化健身器械。

专栏2、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发展策略

策略1:建设福建省生物制品科学与技术创新实验室

支持福建省生物制品科学与技术创新实验室建设,发挥厦门大学国家传染病诊断试剂与疫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创新源头作用,链接国内外知名高校院所、领军企业,联合搭建转化开发、临床研究等功能平台,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强化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基础支撑。

策略2:加快完善生物医药产业服务体系

大力招引知名第三方医药检验检测机构,积极推动省食品药品认证审评中心、省食品药品质量检验研究院在厦设立子平台,培育发展医药合同研发(CRO)、合同外包生产(CMO)、合同定制研发生产(CDMO)、医药电商等服务业态,提升本地产业创新服务体系。

策略3:组建厦门生物医药产业协同创新联盟

支持领军企业牵头,联合高校院所、服务机构共同组建厦门生物医药产业协同创新联盟,鼓励行业内各类主体加强交流互动,共享渠道资源,协同制定区域标准、团体标准,促进厦门市生物医药产业整体发展质量提升。

第三节 新材料与新能源

面向本地及周边制造业转型需求,发挥龙头企业和大院大所的引领作用,积极推动新材料产业横向拓展和产品应用创新,加强闽西南区域产业链分工协作,大力推动特种金属材料、新能源材料、新型高分子及复合材料、先进碳材料、清洁能源等领域持续创新发展。力争到2025年,新材料与新能源产业发展水平和质量全面升级,产业总规模达到1400亿元。

特种金属材料。依托厦门钨业相对完整的钨钼产业链,突破大尺寸/超薄钨钼板材及制品、钨合金靶材、钨钼电极、金属陶瓷等领域关键技术及应用瓶颈,积极推动碳化钨(WC)硬化相及钼粘结剂材料在硬质合金领域的应用。面向5G应用、新能源汽车、风力发电、航天航空等领域,重点发展稀土激光晶体、稀土永磁材料、新型磁制冷材料、高纯高性能稀土特种合金、稀土特种涂层材料等稀土功能材料。面向影像制版、新能源汽车行业,大力发展锂离子动力电池铝箔、轻型镁铝合金、高精铝箔坯材、高精CTP版、高导热铝基复合材料等,进一步拓展铝合金应用领域。突破高精尖领域铜箔、铜丝、铜板等产品技术壁垒,加速实现国产替代。

新能源材料。大力推进中航锂电、海辰新能源、厦门时代等重点项目,发展镍钴锰酸锂(三元材料)、钴酸锂、磷酸铁锂、石墨烯基导电剂等新能源电池正极相关材料,面向新能源汽车、国防军工、航空航天等行业拓展高端应用。积极推动高校院所研发成果转化落地,培育发展硅负极材料、石墨烯改性、电池隔膜等相关材料技术。鼓励传统优势高分子、铝箔、膜材料企业转型发展,推出铝塑膜、电池箔、电池盒等锂离子动力电池配套材料。突破新型高稳定高催化性低铂阴极薄膜量产工艺,研发储氢、储氢容器关键材料和高压储氢技术。

新型高分子及复合材料。大力推动传统橡胶产业高端化转型,创新开发长寿命环保型功能橡胶、氟橡胶、硅橡胶功能密封材料等高性能橡胶材料。面向本地新型显示、集成电路等产业需求,积极发展高吸水性树脂材料、聚碳酸酯、高性能热塑弹性体等新型树脂材料。鼓励企业协同创新,开发再生聚酯纤维、原液着色纤维等功能纤维材料,加快海藻纤维、麻浆纤维等生物质纤维产业化进程。拓宽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在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等领域的应用,重点发展高性能纳米纤维、阻燃隔热纤维、抗菌纤维及复合材料。针对污水处理、中水回用、海水淡化等应用方向,培育发展抗污染膜、低压纳滤膜、超滤微滤膜、反渗透膜等高性能分离膜材料。

先进碳材料。以推进石墨烯改性应用为重点,积极发展石墨烯基散热材料、储能材料、重防腐涂料等应用产品,进一步拉长石墨烯产业链。积极突破石墨烯大面积、低成本和清洁制备制造技术,实现对石墨烯层数、尺寸等关键参数的有效控制,提高石墨烯基础材料的产业规模和产品稳定性。鼓励企业加强技术工艺创新,面向航空航天、风电叶片、高铁、新能源汽车等高端应用领域,创新开发高性能低成本碳纤维、碳-碳复合纤维、高强高模玻璃纤维等新产品。积极探索富勒烯材料在生物医疗、化妆品以及工业领域的创新应用,研发突破氮化硼等其他二维材料。

清洁能源。加快突破低温液态储氢、有机液态储氢及70兆帕车载储氢等关键材料、技术和设备,鼓励开展质子交换膜、固体氧化物电解槽电解水制氢技术及设备研发,支持电网企业结合可再生能源消纳和调峰需求发展高效电解水制氢技术。支持燃料电池专用车在公共交通、网约车、环卫、物流等领域规模化应用,加快推进燃料电池交通装备示范及商业化。部署建设智能互动、调控一体的城市智能电网,满足清洁能源、分布式能源、电动汽车等新兴业态的并网和用电需求,提升供电基础设施保障水平。

专栏3、新材料与新能源产业发展策略

策略1:建设中国福建能源材料科学与技术创新实验室

支持中国福建能源材料科学与技术创新实验室建设,引导厦门钨业、厦顺铝箔等新材料龙头企业参与,进一步集聚高水平产业创新资源,加快高效能存储、低碳能源系统、石墨烯、未来显示等先进材料技术攻关和产业化,完善新材料应用模拟及检验检测等平台体系,争创能源材料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

策略2:建设新材料领域专业型孵化载体

支持中国科学院海西研究院厦门市稀土材料研究所等院所、企业围绕自身优势领域,建设一批新材料领域的专业化众创空间或孵化器,集成并开放科研设备、中试产线、检测仪器、供应链渠道等专业资源,助力新材料领域科研成果转化落地,促进新材料产业横向拓展。

策略3:建设闽西南新材料产业合作示范区

按照“共同投资、共同研发、共享成果”原则,联合龙岩、漳州、三明、泉州共建一批新材料产业合作示范区,积极开展新材料产业联合招商,有序推动产能转移,加强闽西南地区新材料上下游配套,促进区域协同创新和资源共享。

第四节 数字创意

突出以城育产、以节促产,充分发掘城市特色和区域文化元素,聚力打造特色原创IP,促进数字创意产业与周边产业、内容产业与上下游产业交互赋能,重点推动动漫游戏、创意设计、数字文化服务创新发展,积极推动影视创制产业繁荣发展。力争到2025年,形成品牌驱动、技术赋能、特色鲜明的数字创意产业集群,产业总规模达到1800亿元。

动漫游戏。依托厦门软件园国家级动画产业基地,积极推动原创动漫企业集聚,加快创作生产具有示范和引领作用的优秀原创动漫作品,推进动漫内容创作、形象设计、音乐创作、节目制作、版权交易的发展。支持企业开发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原创手游、端游,提升对内容创作、素材资源库管理、产品交易、渠道发行的服务能力和水平,强化游戏产业的知识产权和商标保护。以本土原创为核心,积极引进或培育动漫游戏衍生产品的设计研发企业,加强数字高清技术和三维动画技术的应用,大力发展主题影视剧、动漫舞台剧等外延产品。建立制造企业和动漫游戏企业双向共享数据库,培育发展动漫服装、玩具文具、游乐设备等衍生产品,多形式、多途径开发版权价值。

影视创制。持续实施“全域影城”战略,不断完善厦门影视拍摄基地综合配套,大力引进特效设计、动画制作、配光校色、音效合成等企业,构建全流程的影视工业支撑体系,打造与全球影视制作技术发展水平同步的区域性影视制作科技中心。建设国家网络智能视听基地,加快网络高清视频、4K/8K超高清、直播与短视频、数字音乐、数字阅读等业态集聚发展,以网络视听为核心推动文化科技深度融合发展,抢占5G时代文化产业发展制高点。支持企业利用云计算、VR/AR等前沿科技改造提升影视文化产业的技术装备水平,加快传统影视创制各环节的数字化、网络化进程。搭建数字版权管理和数字化内容保护平台,率先探索数字版权行业标准制定,加强数字内容的知识产权界定及保护,进一步优化产业发展的基础环境。

创意设计。依托厦门工业设计园,集聚先进装备制造设计、电子消费品设计、运动器材设计等工业设计专业机构,提高文创与各产业的渗透度和融合度。鼓励发展应用广告策划设计、品牌形象设计、外观包装设计、展览展示设计等工业设计延伸服务。围绕服装服饰、日化用品、工艺美术、健康运动产品、时尚数码消费品等领域,大力发展时尚设计产业,打造兼具厦门特色和国际影响力的创意设计品牌。促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新型城市化建设紧密结合,繁荣建筑设计创作,加强城市特色风貌的保护与管控,发展有厦门记忆和地域特色的美丽城镇。

数字文化服务。利用5G网络、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加快推进智慧景区、智慧厕所、智慧停车场等旅游公共设施智慧化建设,开发“一张地图游”和“一部手机游厦门”,推动旅游资源、产品、企业等旅游全要素上线。加速“智慧会展”的落地与推广,引入智能化展馆服务管理,探索线上线下展会有机融合新模式,实现会展业管理与服务的智慧化升级。大力推动现有图书馆、海洋馆、博物馆等文化场馆开展数字化改造,支持建设超感影院、VR/AR体验馆等新型文化设施,不断丰富数字文化服务体系。鼓励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开发数字化的线上文化产品,通过网站、手机、手持阅读器、数字电视等多种模式,进一步扩大文化资源的辐射覆盖范围。建设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探索对外文化贸易新模式。

专栏4、数字创意产业发展策略

策略1:推出数字内容原创IP

鼓励动漫游戏企业发掘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结合厦门城市特点,开发原创数字内容IP产品,并利用中国电影金鸡奖、厦门国际动漫节、海峡两岸电竞大赛等平台,加强对原创IP的宣传推介,不断提升本地品牌影响力。

策略2:积极打造“全域影城”

把握中国电影金鸡奖长期落户机遇,加强厦门全域自然、人文景观的保护性开发,统筹打造一批外景拍摄基地、影视拍摄制作基地,大力集聚特效设计、配光校色、宣传发行、衍生产品开发等专业企业团队,完善影视产业工业化体系。

策略3:培育数字创意平台型企业

积极引导数字创意领军企业开展平台化转型,通过搭建行业共享的工具库、素材库、数据库等公共服务平台,向中小微企业开放内部资源,带动产业整体协同创新发展。

第五节 海洋高新

以海洋资源高效利用为核心,突出技术升级与产品创新,依托龙头企业积极开展延链、强链,大力推动相关科技成果转化落地,重点发展海洋高端装备与材料、海洋生物科技以及海洋新兴服务,加快建设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力争到2025年,海洋高新产业成为全市海洋经济增长的核心支撑力量,产业总规模达到2000亿元。

海洋高端装备与材料。加强船舶设计、船舶关键零部件等关键环节的重点突破,提升配套设备集成化、智能化、模块化设计制造水平。增强海工装备和仪器设备的国产化研发、设计,鼓励对浮式生产储卸装置、深水半潜平台等海上平台及浮式系统进行联合攻关。积极培育水下机器人、无人航行器、海洋环保设备等新型装备。加快推进海洋新材料研发,重点发展海洋防腐新材料、环保型海洋渔业防污材料、高分子膜材料等领域。创新发展海洋生物新型功能纺织材料、海洋钛合金材料、碳纤维复合材料等新兴领域,超前布局深海浮力材料、海上隐身材料等关键战略领域;开展深海作业装备用特殊轻质高强耐压材料开发,重点研制适应深海环境的新型无机功能材料、高分子材料、碳纤维材料,打造海洋新材料产业集群。

海洋生物科技。发掘厦门大学、集美大学、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以下简称海洋三所)等高校院所创新成果资源,积极推进海洋抗肿瘤南强菌素、抗三阴性乳腺靶点新药YXY-211、抗结肠癌靶点新药K-80003等海洋源药物的研发转化。依托国家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工程技术创新中心,积极开展海洋生物毒素、多糖、多肽等活性物质开发利用,做大做强微藻二十二碳六烯酸(DHA)、二十碳五烯酸(EPA)、辅酶Q10、虾青素、香兰素等海洋生物化工产业。持续加强海洋生物功能基因研究,突破自动化分子标记技术、基因组辅助精准育种技术等,构建优质种质资源库和家系,探索建设深海基因库。积极发展海洋农药兽药、海洋水产药品、动植物生长调节剂、海藻微生物菌剂等海洋养殖制品。

海洋新兴服务。建设覆盖天基、岸基、海基、船基和海底基的海洋立体观测网示范工程,实现“通信、探测、定位、导航”一体化的海洋信息服务栅格。统筹推进通信、气象、应急响应、航运管理、跨国海洋电子交易等信息系统建设。支持引进海洋科学研究、海洋检验检测、涉海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引进、信息交流等专业机构和服务组织,建立健全海洋科技中介服务网络。着力培育远洋科考服务、海洋研学旅游、海洋科普等新兴业态,打造东南沿海重要的海洋科学教研基地。积极推动涉海工程咨询、企业管理、知识产权、市场管理、中介服务等服务业发展,为海洋企业发展提供良好配套环境。建设游艇帆船国际展销中心,加快推动邮轮经济发展,做强厦门邮轮母港。

专栏5、海洋高新产业发展策略

策略1:建设海洋科学与技术福建省创新实验室

以构建国家级大型海洋科技创新平台为目标,充分利用厦门大学海洋、环境、信息等学科集成研究优势,协同全省海洋科技和产业力量,重点开展未来海洋、智慧海洋、蓝色海洋、永续海洋等前沿领域研究攻关,加强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打造“全链条”新型海洋科研机构。

策略2:建设海洋高新产业园

加快推进厦门海洋高新产业园建设,积极引进专业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充分发掘厦门大学、海洋三所、集美大学、海洋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院所的科研资源优势,加快推动海洋科学、海洋生物技术、海洋高端装备、海洋信息技术等领域的高水平科技成果在园区转化落地。

策略3:争取创办特色海洋大学

争取国家和福建省有关部门支持,整合资源创办特色海洋大学,结合我市产业发展导向,统筹开展学校学科专业建设、课程教材设置、实践教学改革,探索“产学研教”一体化的办学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

策略4:加强海洋经济区域协作

积极引领厦漳泉区域海洋产业链的协同发展,大力引进海洋企业国际总部或区域总部,推动企业生产制造环节向泉州、漳州两翼延伸布局,推动产业集群合理分工协作,探索海洋高新产业的区域协同发展模式。

第六节 未来赛道

立足我市产业特色基础,紧跟前沿科技发展趋势,积极发掘具有爆发力的新技术、新业态,强化制度创新和场景应用,前瞻布局柔性电子、第三代半导体、航空航天、智能制造装备、精准医疗、绿色低碳技术等一批具有爆发式增长潜力的未来产业赛道。

柔性电子。建设厦门柔性电子研究院,着力集聚柔性电子领域的前沿科技成果,加强柔性电子关键材料、柔性功能性器件、柔性制造技术设备等技术成果的转化开发,打造柔性电子高端研发与创新孵化基地。依托天马微电子等重点企业,大力发展柔性OLED及折叠显示关键材料、柔性显示发光材料和中间体材料、柔性聚酰亚胺(PI)材料等领域。支持弘信电子等企业发展壮大,积极培育柔性电路板制造关键材料、柔性电子相关印刷及打印关键技术等领域。

第三代半导体。以高纯度、大尺寸、低成本为主攻方向,重点推动三安光电技术产品升级,发展碳化硅(SiC)、氮化镓(GaN)芯片,打造以SiC、GaN为核心的第三代半导体产业链。引进培育发展碳化硅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OSFET)等器件,加快SiC-肖特基二极管(SBD)、MOSFE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等技术升级,协同牵引金属有机化合物化学气相沉积(MOCVD)设备等环节能力提升,实现“材料-设备-晶圆-芯片-器件”协同发展。

航空航天。巩固提升高崎机场片区航空维修产业集聚水平,抓住新机场建设契机,建设厦门新机场航空工业园,延伸拓展航空维修业,大力发展发动机大修及零部件制造、航空辅助动力系统设计、航空航天设备制造等领域,提升全球一站式航空维修基地水平。积极发展高超音速飞行器、无人机,加强基于高速航空飞行器的图像识别技术和无人机控制技术研发。培育北斗导航系统和商用低轨小卫星系统所涉及的关键部件、应用终端,以及位置与信息服务系统研发、生产及服务。

智能制造装备。大力发展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智能物流机器人、智能运载工具等领域,培育重点领域机器人应用系统等智能制造系统集成商及综合解决方案服务商,吸引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系统集成商来厦,延伸布局减速器、伺服电机等核心零部件。深入推进数字工厂、智能车间建设,树立一批具有行业代表性的数字化转型标杆企业。发展智能温控器、智能比例积分微分(PID)调节器、智能电动执行机构等高端测控仪表,布局在线材料性能试验仪器、在线无损探伤仪器、特殊变量在线测量仪表等精密检验检测设备。

精准医疗。瞄准肿瘤精准治疗领域,积极发展硼中子俘获治疗、溶瘤病毒治疗、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CAR-T)治疗等个体化生物治疗技术,抢先布局癌症治疗技术的新高峰。加快突破细胞重编程、基因编辑技术等干细胞治疗技术瓶颈,积极发展干细胞培育、储存等技术,引领以干细胞技术为核心的再生医学发展。积极推动肿瘤基因筛查、遗传缺陷基因检测、致病基因检测等基因诊断技术应用。

绿色低碳技术。推进大容量、高电压、低噪声型节能变压器产品开发,发展高效节能非晶合金变压器、低损耗变压器、高低压开关柜等输配电节能设备,加快发展厦门智能电网设备研发制造基地。加大超高效、高可靠性、轻量化的节能电机技术及相关材料研究,推动永磁同步电机、无刷直流电机、永磁直线电机等节能电机产业化。突破高光效、高可靠、低成本的LED核心器件产业化技术,发展高效大功率LED灯具、大尺寸LED背光源等低碳节能产品。开展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碳综合利用等技术研发及应用。

第五章 空间布局

坚持“岛内大提升、岛外大发展”导向,突出“因地制宜、特色集聚、市区联动”,充分发挥厦门市各区比较优势,进一步深化火炬高新区、厦门科学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核心承载区和集聚区建设,合理配置各类要素资源,统筹优化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格局。

新一代信息技术。进一步盘活软件园、火炬园等重点园区空间利用效率,提升厦门科学城、同翔高新城等新建园区规划建设水平和配套功能,加强不同园区间的资源共享、产业协同,打造有利于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的产业空间体系。重点布局在同翔高新城、厦门科学城、软件园(一期、二期、三期,含开元创新社区)、火炬园(含龙头山片区)、火炬(翔安)产业区、湖里东部科技创新园、湖里创新园、海沧南部工业组团(含海沧集成电路产业园、中沧工业园、嘉诚工业组团)、集美北部工业区、马銮湾智慧产业组团等园区。

生物医药与健康。发挥厦门生物医药港的核心引领作用,联动建设翔安数字经济产业园、五缘湾健康组团等智慧医疗园区,新拓同翔东寮片区、孚新工业区等产业空间,不断优化发展配套软硬环境,聚力打造“中国生命科技之城”。重点布局在厦门生物医药港(含孚新工业区、东孚工业区西片区)、同翔东寮片区、翔安数字经济产业园、五缘湾健康组团、轻工食品工业区、同安工业集中区、马銮湾智慧产业组团、新阳工业区等园区。

新材料与新能源。统筹产业发展和城市环境之间的关系,规划建设专业园区,加快提升重点园区配套服务能力,推动新材料与新能源产业有序集聚、升级发展,打造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特色新材料与新能源产业集群。重点布局在新阳工业区、杏北工业组团、同安凤南高端制造业基地、火炬(翔安)产业区、同翔高新城、翔安工业集中区(内厝片区、市头片区)等园区。

数字创意。积极融入“全域影城”建设,发挥城市景观生态优势,有序盘活岛内、岛外存量空间资源,布局打造一批影视基地、文创街区等产业集聚区,推动构建有边无界、全域协同的创意激发空间体系,为数字创意产业发展创造优质环境。重点布局在龙山文创区、厦门影视拍摄基地、黄厝影视小镇、沙坡尾海洋文化创意街区等园区。

海洋高新。全力推进海洋高新产业园规划建设,引导产业资源和创新要素集聚集成,推动海洋高新业态融合、链条延伸,打造全市海洋经济核心增长极。重点布局在厦门海洋高新产业园、厦门生物医药港、沙坡尾海洋文化创意街区等园区。

专栏6、厦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园区载体

厦门科学城(美峰-西柯片区、莲河片区)。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与智能汽车、生命健康、高技术服务等未来产业研发、产业增值服务环节;创新药物、合成生物、空天开发、能源材料等领域原创与研发,成果转化。

同翔高新城。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与健康等。

软件园(一期、二期、三期,含开元创新社区)。重点发展软件和信息服务、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5G、区块链、集成电路设计、金融科技服务、信创产业、数字创意等。

火炬(翔安)产业区。重点发展新型显示、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下一代网络信息设备、柔性电子,以及新材料与新能源、机械装备。

湖里东部科技创新园。重点发展与制造业相关的研发设计、高端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智慧城市、软件研发、人工智能)等。

海沧南部工业组团(含海沧集成电路产业园、中沧工业园、嘉诚工业组团)。重点发展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测,及机械装备等。

马銮湾智慧产业组团。重点发展人工智能、5G、信创产业、数字服务出口,以及医疗器械研发、智能制造等。

厦门生物医药港(含孚新工业区、东孚工业区西片区)。重点发展药品、医疗器械、新型医用材料、新型疫苗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和相关服务。

翔安数字经济产业园。重点发展医疗大数据、互联网医疗服务、数字健康管理等。

同安工业集中区。重点发展数字化、智能化的健身器材、康复器材、养生辅具等。

新阳工业区。重点发展高性能橡胶材料、新型树脂材料、功能膜材料等新材料产业,以及作为厦门生物医药港拓展区,发展新型医用材料、高性能医疗器械等。

同安凤南高端制造业基地。重点发展机械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与健康等。

厦门势拓稀土永磁电机产业园。重点发展电机及配套项目,打造电机产业集群。

翔安工业集中区(内厝片区、市头片区)。重点发展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

龙山文创区。重点发展文化创意、动漫游戏、影视创制、智能网络视听等领域。

厦门影视拍摄基地。重点发展影视拍摄、后期制作、人才培育、专业服务等领域,打造影视产业基地。

黄厝影视小镇。搭建影视版权、人才交易平台,引入后期制作、宣传发行等细分领域龙头企业。

厦门海洋高新产业园。重点发展海洋生物医药与制品、海洋高端装备与新材料、海洋信息与数字产业、海洋种苗业、渔港经济、海洋文创及高端滨海旅游、蓝碳及海水综合利用。

航空工业园(莲河、高崎片区)。重点发展航空工业、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临空产业等。

机械工业集中区(灌口、后溪)。重点发展汽车制造、工程机械、装备制造、新材料等。

第六章 重点任务

第一节 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做大做强生物医药、新型功能材料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加快建设新型显示器件、集成电路、信息技术服务等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构建从市级、省级到国家级产业集群梯次培育体系。依托中国福建能源材料科学与技术创新实验室等新型产业促进机构,积极引进整合研发设计、标准认证等产业公共服务资源,营造有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良好生态环境。鼓励各区综合运用现有政策,对新兴产业领域的领军企业培育、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项目给予倾斜性扶持。

引进培育“链主”企业。鼓励厦门钨业、三安光电等龙头企业通过并购、控股、参股等形式,延伸布局产业链关键环节、缺失环节,提升主导产业供应链自主可控水平。支持有条件的科技型企业牵头开展行业共性技术、关键“卡脖子”技术攻关,主导或参与国际、国家标准制定,积极抢占技术制高点和创新话语权。大力招引总部型企业、平台型企业等生态圈核心企业,促进更多产业资源适配整合,推动本地产业链再造和价值链升级。

促进大中小企业供应链融通。开展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建设,支持天马微电子、ABB等龙头企业牵头搭建供应链协同合作平台,面向行业提供产品供需对接、质量流程管理等信息服务,提高全链条协作效率。加强“专精特新”企业培育,支持中小企业专注特定细分市场,引进先进适用技术设备,面向大企业供应链需求定向开发新技术、新产品。鼓励产业链核心企业创新发展供应链金融,提供订单和应收账款融资、仓储金融等金融服务,提高供应链资本运作效率。

加强工业互联网示范应用。积极建设“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先导区,大力推进重点制造业园区网络基础设施改造,支持工业企业开展内外网改造,加快完善工业互联网网络基础设施。鼓励制造业龙头企业与知名工业互联网企业合作,布局一批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试点,深化推进垂直行业应用。依托厦门市工业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部署完善数据管理、智能应用等应用实施平台,面向中小企业加强工业互联网服务推广。加强数字孪生、工业知识图谱等核心技术攻关应用,加快工业互联网产业化进程。

第二节 完善产业自主创新体系

积极建设高水平产业创新平台。联合厦门大学、海洋三所等在厦高校院所,积极申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筹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省创新实验室等高能级创新平台。大力开展科技招商,吸引国内外知名高校院所、科技领军企业在厦落地,进一步集聚优质创新资源,提升自主创新能级。支持重点创新平台、机构牵头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等,聚焦国家战略和产业创新需求,开展前沿战略技术研发攻关。

引导新型研发机构提质升级。研究制定新型研发机构绩效考核管理办法,定期对机构创新能力、人才团队、成果转化等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倒逼新型研发机构提质增效发展。支持清华海峡研究院等院所创新运营模式,探索科研经费包干制试点和国有无形资产单独管理试点,促进高校原始创新成果产业化。引导厦门未来显示技术研究院等加强开放式创新,通过搭建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带动中小企业创新转型,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探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新范式。支持高校院所探索开展赋予科技人员科技成果所有权改革,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容错纠错机制,激发科技人员创新创业活力。依托国家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厦门)基地,加快完善技术转移交易、服务和从业标准,培养一批懂技术、懂市场的职业技术经理人。支持科研院所、高校建设专业型孵化载体,鼓励科研人员带技术、带成果“下海”创业,推动科技成果创业式转化。依托厦门两岸股权交易中心,建立科技成果常态化路演机制,促进创新源头与市场需求的高效对接。

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活力。对标国内外的标志性技术、装备、材料、工艺,公开征集产业重大技术需求,引导有条件的企业参与技术攻关,释放企业创新活力。鼓励企业通过平台共建、人才培养、课题攻关等方式,加强与国内外知名高校院所的产学研合作,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水平。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科研经费后补助等政策,对入选国家或省市“首台套”的产品服务加大奖补力度。

第三节 集聚发展创新型企业

推动高新技术企业高质量发展。广泛调研、收集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样本,组织企业创新能力排摸,发掘基础好、潜力大的中小微企业纳入市级高新技术企业备案管理。适当增加高新技术企业评审认定批次,协同相关部门优化对高新技术企业申报审查机制,壮大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群体。深化落实省市关于高企认定奖励、税收优惠等相关政策,推动各类资源要素向高新技术企业倾斜。

壮大瞪羚、独角兽企业群体。积极创新高成长企业培育工作机制,建立瞪羚、独角兽企业培育库,定期遴选技术含量高、成长性好的企业入库培育。建立厦门市“三高”企业成长数据库,引入知名咨询机构为入库企业制定成长路线图,加强“一对一”跟踪指导服务。引进专业第三方机构,定期编制“三高”企业年度榜单,组织企业发展研讨会,为“三高”企业链接优质资源。

大力支持高水平创业。发挥好国家双创示范基地作用,关注科技领军人才、大企业高管、海外归国人才等创业群体,提升专业孵化服务能力和水平,吸引各类优质人才项目(团队)落户厦门。研究出台支持高水平创业的专项政策,探索科技创业容错和创业风险补偿机制,激发各类人才的创新创业活力。举办创业大讲堂、创客集市等主题活动,引进有洞见力的创业导师和投资人,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提升各类人才的创业意识和素养。

激发民营企业创新活力。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持续清除制约民营经济创新发展的障碍和壁垒,鼓励民间资本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项目。支持民营企业建设企业技术中心和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积极承担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重大科技成果转化示范项目,成为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出台更有针对性的融资、人才等精准扶持政策,指导企业用足用好惠企政策,助力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办好厦门企业家日暨中国(厦门)商人节,营造鼓励民营企业创新创业创造的良好社会氛围。

第四节 优化产业发展要素供给

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厦门鲲鹏超算中心、厦门市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综合型二级节点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强数据资源整合和安全保护。不断拓展5G应用广度和深度,打造全国领先的5G综合应用示范区。加快推进云知声人工智能超算平台、厦门人工智能安全研究院等项目,完善人工智能标注数据资源库、标准测试数据集等基础服务平台,促进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丰富产业创新场景供给。立足城市特色,结合产业发展,策划推出城市大脑、智慧交通、智慧教育、智慧政务、智慧医疗、智慧会展等一批应用场景,发布政府需求清单和企业能力清单“两张清单”,加速产业和企业精准对接。积极推动各类城市基础资源开放,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在场景数据开放、资源开放、制度创新、牌照发放等方面为企业提供精准高效的政策扶持。

集聚产业创新人才资源。用足用好厦门市“海纳百川”人才计划,聚焦新兴产业发展关键需求,精准引进一批领军人才、拔尖人才和紧缺人才。联合高校、企业等主体推进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开发校企合作课程,创新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鼓励建设两岸青创基地、研学基地,吸引台湾人才来厦实习实训、就业创业,推广台湾人才职称、技能等级匹配认定制度,为台胞在厦发展创造同等机遇,将厦门市打造成为台湾人才工作生活首选地。

强化新兴产业资本支撑。依托厦门市产业引导基金,联合社会资本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子基金,强化产业发展资本支撑。制定完善创业投资激励政策及风险补偿机制,吸引知名天使投资、风险投资、股权投资机构来厦发展。鼓励传统金融机构开发知保贷、知担贷、成长贷、科技立项贷等创新金融产品,创新发展“信易贷”“银税互动”等模式,引导银行机构和企业进行融资有效对接。

第五节 探索新型产业治理模式

开展生态化产业共治。支持厦门软件园、厦门生物医药港等产业集聚区运营方牵头组建园区共治理事会,围绕园区环境、产业发展等开展主题研讨,为主管部门提供决策参考。引导天马微电子等资金链、供应链核心企业牵头组建产业创新联盟,组织产业研讨会、资源对接会等活动,加强行业自律与风险防控。支持厦门市新材料产业协会等基础较好、积极性较高的行业组织参与产业规划、政策制定等治理工作,逐步向业界共治组织转型。

优化新兴产业政策供给。依托“投资厦门”“惠企云”等平台,打造政策智能推送服务专栏,精准匹配政策申报条件和企业信息,从“企业找政策”向“政府送政策”转变。深入研究新产业、新业态特性和发展需求,在市场准入供地指标、税收奖励、研发补助等方面,对相关企业给予更大力度、更有针对性的扶持。加强新兴产业政策跟踪评价,引进第三方机构对政策实施情况进行常态化评估和动态调整,更好适应新产业、新业态发展需求。

加强制度创新和服务集成。探索更具弹性和包容性的新型监管模式,建立以负面清单为主的市场准入制度,对新业态、新模式推行市场“非禁即入”。针对集成电路、5G通信、生物医药等强监管属性的领域,依法建立轻微违法行为不予处罚清单和风险预警机制,探索符合产业发展需求的创新试错机制。积极参与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率先构建以数据安全为核心的数字经济治理规则体系和机制。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与运用。研究加强对相关专利、商标、著作权和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等的保护,发挥知识产权仲裁院、知识产权司法协同中心的作用,深化知识产权审判“三合一”改革,不断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引导企业加强知识产权管理,加快推进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认证,鼓励中小微企业创造和运用自主知识产权,培育一批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和示范企业。推广厦门农商银行“知识产权支行”建设模式,创新发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知识产权证券化、知识产权保险等金融服务,完善知识产权估值、质押、流转体系。

第六节 深化产业科技开放合作

深化国际科技产业开放协作。发挥自由贸易试验区、海上合作战略支点城市等多区叠加效应,把握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创新基地建设及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机遇,持续加强数字经济、清洁能源、疫苗研发等战略前沿领域的创新合作。积极对接俄罗斯微电子、巴西航空工业、印度软件信息业等国家优势产业,推动与金砖国家创新链、产业链、服务链高效协同,助力重点产业领域创新发展。发挥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作用,鼓励数字经济企业面向金砖国家及东南亚地区输出技术产品和服务能力,打造我国数字贸易和数字服务出口的重要节点。

促进海峡两岸产业融合发展。聚焦台湾优势科技产业领域,充分利用两岸产业合作区发展联盟、两岸企业家峰会、海峡论坛等大型平台,积极对接、主动承接台湾优质企业项目转移。发挥台湾地区标准化(厦门)研究中心作用,扩大对台企资质及行业标准采认,支持台企共同参与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制定,推进两岸行业标准互认共通。深化两岸交流合作综合配套改革,全面落实“惠台60条措施”,在企业税费奖励、融资贷款等提供更多同等待遇和便利。

加强闽西南区域产业协作。积极引领闽西南协同发展区建设,牵头共建一批“飞地”园区、山海协作产业园等平台,引导产业有序跨区域转移集聚,推进产业链条延伸、产业集群共建。探索优化产业引导、财政扶持、金融支持等政策工具组合,协同制定引导性和约束性产业政策,统筹加大对区域重大科技产业项目的支持力度。积极推动闽西南区域资源要素互通共享,通过场景共建、人才互认、教育共享等措施,推动实现产业、科技、人才、资金等关键要素优化配置。

第七章 保障措施

第一节 加强组织协调

成立厦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统一思想认识,凝聚全市共识,统筹解决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定期开展督促检查,协调推动重大项目、重点事项落实到位。建立市、区两级沟通协调机制,加强业务指导和工作协调,形成全市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强大工作合力。

第二节 加强资金支撑

结合厦门市产业转型升级等专项资金,进一步扩大对新兴产业的扶持范围,统筹加大扶持力度。创新财政资金使用方式,灵活运用以奖代补、无偿资助、贷款贴息、保费补贴、购买服务、股权投资、基金引导等手段,支持企业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开展应用示范推广、完善配套服务体系。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撬动作用,鼓励银行、担保机构、产业引导基金等金融资本和民间资本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强化产业发展资本支撑。

第三节 加强土地保障

优化新兴产业用地供应机制,将战略性新兴产业用地需求优先纳入国土空间规划,在市政府下达各区的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中,对新兴产业用地予以优先保障。深化新兴产业用地市场化配置改革,健全长期租赁、先租后让、弹性年期供应、作价入股等工业用地市场供应体系。探索新业态、新产业用地的兼容复合利用模式,结合城市更新项目配建一定比例的创新型产业用房,并通过租金减免补贴助力新业态、新产业落地。

第四节 加强监测评估

加快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评价指标体系和相应的统计管理制度,开展对产业发展的动态监测,为规划调整和政策制定提供基础数据支撑。加强对产业规划实施情况的定期评估,及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适时调整规划目标和工作重点。密切关注国内外战略性新兴产业趋势动态,适时调整规划实施重点、政策举措及推进机制,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提高规划实施效果。


内容来源:厦门发改委,版权归原创者所有。